河洛文化自中原南遷簡史及與海外僑胞的關係

 

簡漢生 謹識

眾所周知,河洛文化源自中原黃河與洛水之間的區域,大體說即是今天的陝西河南一帶,但河洛文化向南傳播的過程以及中華民族向南遷徙的歷史卻少有人知,根據宋效忠先生的研究,民族南遷及河洛文化的向南傳播,都是以今河南省信陽市的固始縣(即古稱光州固始)為根據地,而光州固始也就成為眾多閩台同胞及部分客家同胞的主要祖根地,在台灣許多宗祠的祠堂以及祖墳的墓碑上都常刻有「光州固始」的字樣,其由來即在於此。又以今天在台灣的三百多座「開漳聖王」廟及「閩王」廟來說,都是香火鼎盛,民眾信仰的中心,但可惜一般信眾卻不一定知道當年陳元光大將軍「入閩開漳」而被尊為「開漳聖王」或王審知「開閩」而被尊為「閩王」的事蹟,從下述的簡介中,或可讓我們多知道一些民族遷徙及文化傳衍的真相。

 

光州固始

中原人南遷之肇始地

 

地處江淮豫皖交界處的信陽固始縣,以歷史悠久、山川秀麗、物產豐富、雅道靡靡著稱。據明代縣志及《路史》記載:「高陽氏封子庭堅於安。」因此高陽顓頊帝時代,固始縣域屬於安國疆域,夏代安國析封出潘國、英國、黃國三國。至西元年二十六,光武帝劉秀封復漢功臣李通為固始侯,時「通與帝首事,欲其堅固初始歟!」固始稱謂至今未變。在由晉唐至明清的漫長歲月裏,光州固始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歷史因緣,成為歷代中原河洛人南遷閩粵台的肇始地和集散地,成為眾多閩粵台港澳同胞和海外華人華僑的祖根地,在河南移民史上佔據重要位置和產生深遠影響,成為獨樹一幟的中原僑鄉。

光州固始向閩、粵、台、蘇、浙、贛尤其是閩台一帶移民,歷史上有四次較大規模的「移民潮」,影響甚為深遠:

一是西晉「永嘉之亂」的移民潮。「五胡亂華」期間,衣冠士族率先南遷,平民百姓繼之南逃,形成長時間、大規模的中原人口遷徙活動。從流傳至今的眾多族譜和史籍可以看出:這一期間有林、黃、陳、鄭、詹、邱、何、胡八姓士族人閩。其中,固始籍民南遷者眾,尤以士族為最。

二是朝廷募兵,遠征閩粵,武裝綏靖的移民潮。唐總章二年(六六九年)春,閩粵境內的泉、潮間發生嘯亂。高宗詔玉鈐衛翊府左郎將陳政進階朝議大夫,嶺南行軍總管,率戰將一百二十三名、府兵三千六百人入閩平叛。陳政所部一度陷入困境,朝廷遂派陳政兄陳敏、陳敷率五十八姓軍校施援。征途中,敏、敷病逝,陳政母魏敬攜孫陳元光「萬里提兵」領軍入閩。兩軍會合後,八十四姓將士平亂戍閩。儀鳳二年(六七七年)陳元光奉詔代職,他平息嘯亂、奏置漳州、開辦學校、教化民眾、開荒墾田、開放港口、建設閩南,為建設漳州、推進南北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滅的貢獻,被後人譽為「開漳聖王」。

 

與閩南客家先民

關係不可分割

 

三是「三王」舉旗,義軍入閩的移民潮。唐末黃巢起兵,各地民軍蜂起。安徽壽州人王緒率眾攻取固始,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文武雙全,被招致軍中重用。在南下轉戰中,因王緒殘暴,王潮兄弟與眾將計除王緒,後被推為首領。隨後,王潮率以光州固始籍為主的軍民五千餘人共五十姓入閩,揭開了固始移民建立閩國、「統治福建三十年,一境晏然」的又一恢弘篇章,王審知並被後世尊為「閩王」使得河南固始對福建和東南沿海的影響更加深入和持久。

四是兩宋之際,宋元交戰的移民潮。北宋末年,「靖康南渡」,金兵入主中原。固始兩度為金兵所陷,縣無治所達七十五年。境內人稀疏,吏民多舉家南逃,因循先民南遷舊路,定向徙居閩地者,不在少數。此外,還有因官職遷調,遊學經商,或投親靠友,南遷入閩者難以勝數。

光州固始作為中原人南遷的肇始地和集散地,與客家先民的形成也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客家人是古代中原地區歷次戰亂、朝代更迭而不斷南遷到閩、粵、贛交界區域的中原漢人。他們傳承著中原漢文化和傳統習俗,又吸取融合了居住地的文化內涵,逐漸形成客家民系。西晉永嘉年間,信陽原住人民隨著大批南遷到信陽的中原河洛人一起,繼續南遷到閩、粵、贛區域,構成了南遷到贛南、閩南、粵北客家先民的主體。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和王潮、王審知兄弟入閩的萬餘名光州固始籍軍民,扎根閩南,對閩南人口的形成起了決定作用,成為閩南人。在他們的後裔中,也有不少因擴散到客家人聚集區而成為客家人,這在客家民系姓氏族譜中有明確反映,客家人和閩南人同一姓氏都有著共同的祖先、堂號和郡望,都記載著隨陳元光或王審知入閩的內容。相關研究表明,至少有六十個姓氏的客家族譜記有「秦漢以降,聚族於河南光州」的字樣。客家姓氏,絕大多數根在中原。源于信陽的安、黃、賴、孫、潘、廖在客家姓氏中排名在前,還有一些光州固始郡望姓氏陳、林、王、鄭等。

 

兩次信陽大移民後

海外華僑被稱「唐人」

 

在歷次中原動蕩南遷的信陽移民中,規模最大、人數最多、對後世影響最大、最為成功的是陳政、陳元光父子和王潮、王審知兄弟組織的移民。唐代的這兩次信陽大移民對後世閩南粵北乃至整個福建、潮汕地區的歷史發展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

首先,陳元光、王審知率眾南遷入閩,給蠻荒的閩粵地區帶去了中原先進的生產方式、先進的生產技術和中原文化,他們對閩粵的開發建設,使閩南的經濟文化、人口社會發展都快速趕上甚至超越了中原發展水平,成為後世歷代動亂時期中原人的避難地。

其次,隨他們入閩的萬餘將士,另有家眷不計其數,經過幾十代繁衍,逐漸形成閩南人主體,并且擴散到粵東北、台灣和東南亞。其後裔大批渡海入台,開發建設台灣,使台灣完全納入中華民族的發展軌道。尤其是成就了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台灣和二十一年後施琅將軍復台統一,這兩位信陽“老鄉”先後從東南沿海武裝移民台灣五萬人,其中多為當年信陽移民後裔,使信陽又成為眾多台灣同胞的祖根地。據《台灣源流》雜誌主編林永安先生、編輯許明鎮先生編著的《台灣百大姓源流》一書來看,隨陳政、陳元光入閩開漳的諸姓中有陳、張、李、王、吳、蔡、許等四十姓後裔先後遷居台灣。隨王潮入閩的諸姓中有十二姓後裔先後遷居台灣。

 

中原河洛文化

維繫華人對中華民族

向心力之根源

 

第三,造就了大批的海外僑胞,自明清以至民國,海外僑胞大都來自於閩粵兩省,國民政府遷台後六十年來,台灣也變成重要的僑鄉之一,大陸在改革開放前出國謀生的海外華人華僑約有三千萬。他們大部份出自閩粵,多使用閩南話、客家話和廣東話。唐代時信陽兩次移民的後裔大量地移居海外,產生的直接影響就是海外華人華僑被稱為「唐人」。陳元光、王審知在閩南發展史上創造了兩個輝煌的時代,不僅給閩南人兩次打上了深深的「信陽根」的烙印,也使眾多台灣人、客家人和海外僑胞,對光州固始懷有深深的「根」的情結。而隨著中原遷至閩粵,閩粵遷至台灣,再由閩粵台遷至海外的民族遷徙過程中,又使得傳統的中原河洛文化變成了海外華人文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這種真正可說是「一脈相承」的血緣和文化繁衍的關係,正是維繫海外華人對中華民族強大向心力的根源,值得我們多加瞭解、研究與珍惜,也是中華僑聯總會要與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共同在台北主辦第十屆河洛文化研討會最主要的目地。

「註」:本文內容絕大部分取材於宋效忠先生所著「根在信陽」一文,該文被輯於由尹全海、崔振儉所主編之「固始移民與閩台文化研究」一書P.3-8九州出版社,二O一O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