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立委質詢時,提出僑胞的「正名」主張以及「台灣兩千萬人納稅,要服務四千多萬僑胞,是全世界罕見的畸形狀況」的說法,引起反對聲浪不斷,普遍認為「華僑定義追溯到國父孫中山開始,當初民國先烈奔走海外,海外僑居地的愛國人民,出錢出力,尤其在救災時期,血濃於水,更是不分你我,這種事蹟教科書、媒體報導記載得清清楚楚」。
僑胞們都認為「華僑是國家重要資產不是負債」,所以「僑力就是國力」。也所以,只要心向台灣、中華民國,並支持自由民主的僑胞,都應該是僑務中心爭取的目標,沒有必要特別以名詞定義。
本刊也特別針對「華僑的定義」、「華僑與中華民國」、「華僑對國家貢獻的回顧與展望」以及「華僑救國聯合總會」成立的宗旨、功能,做了整理報導,務期「僑胞」受到應有的尊重與認同。
華僑的定義
─泛指旅居國外的華人
康熙字典中記載,最早在東漢許慎所著之《說文解字》一書中,就提到了「僑」這個字的定義:「高也,又旅寓曰僑居。」東晉時期北方因戰亂遷徙至南方之士族與民眾,朝廷就設置了「僑州郡」以安置這些移入的人口,故「僑」為客居或旅居的定義就日趨明顯。
時至今日,華僑一詞就是用來形容「旅居國外的華人」。
華僑與中華民國
─民國肇建 華僑第一功
國父孫中山先生對於華僑與中華民國的關係曾做出明確且清楚的定義,他認為「華僑乃革命之母」。從這句話中就能夠了解民國的肇建,其中摻雜了多少華僑同胞的心血。無論是金錢、人力抑或是為革命黨員提供庇護,華僑們都在一次次的國民革命中與犧牲奉獻的革命先烈休戚與共、同赴國難,為催生中華民國、推翻封建專制盡心盡力,不顧一切的前仆後繼,才有中華民國的誕生,所以國父將華僑定義為國民革命之母是名符其實的。例如幾乎為國民革命散盡家財,畢生支持國父孫中山先生推動革命的孫眉先生(國父之兄長)、親自參加過廣州與惠州起義的鄧松盛先生及宋居仁先生,甚至於廣州黃花崗之役中著名的72烈士中,華僑約佔了其中1/3的比例,這都再再顯示出華僑與中華民國的建立有著多麼密不可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