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郵政訊息: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影響,致承運航空公司暫停部分航班,包括德國、關島、夏威夷、緬甸等111個國家的各類航空郵件暫時無法出口,本會刊物「僑訊」也因此無法寄送各該地區,謹此敬告讀者,同時,目前郵件仍可通達之國家,因受到航班大幅縮減影響,郵遞時效皆有所延誤,尤其以美國影響最鉅,乞請見諒。
「僑訊」有電子版提供閱覽,讀者可至僑聯網站點閱,也歡迎將個人電子信箱寄至oveader@gmail.com,本會將按期發送。
一九四五年台灣從日本統治者手中光復, 社會蕭條,民生凋蔽,迄四九年,海峽兩岸分裂分治,人心動盪不安。海外各地僑領、僑胞,大多為 孫中山 先生之忠誠信徒,對於 孫中山 先生所創建的中華民國,有非常特殊而深厚的感情,乃紛紛建議召開僑務會議,以期匯聚海內外僑社力量,貢獻華僑救國之大計。 當時擔任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兼中國國民黨中央第三組主任的鄭彥棻先生,乃奉命於一九五二年十月廿一起,召開一連七天之第一次「全球僑務會議」,集會地點在台北近郊新北投之「僑園」,即今之「華僑會館」,參與之海內外俊彥有三百零七人。 政府感念華僑愛國熱忱,特別明令於 十月廿一日 「全球僑務會議」開幕之日為「華僑節」,當時的總統 蔣中正 先生並特別指示鄭彥棻委員長,在此一重要會議之後,應成立一個常設性的機構,以延續全球僑務會議之功能,經常聯繫海外僑團、僑領、僑胞,推廣愛國運動,支 持政府,與促進僑社興盛發展。乃在會中提出「華僑救國聯合總會組織章程」,經提請大會一致通過,隨即於會後宣告成立。
Contact us: ovnews100@gmail.com
© 華僑救國聯合總會 | 僑聯總會的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