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裁併僑委會 僑社傷情

0
585

牛震(加拿大僑胞)

台灣執政當局計畫將僑委會業務整併到外交部,引發海外僑社反對,依筆者旅居海外36年經驗和10多年研究海外華人問題所獲認知,僑社之所以反對,是主觀上對僑務委員會的感情反應。客觀的來說,僑委會雖然併到外交部,其業務及經費持續未變,對海外僑社應沒有任何影響,只是主管機關矮了一級而己。

僑委會成立背景是當年國民革命時華僑出錢出力,中華民國建立後,國父孫中山先生感念華僑對中華民國建國貢獻,稱「華僑為革命之母」,並提出中華民國應保護海外華僑,於是民國15年(1926)就在國民政府內成立僑務委員會,民國21年(1932)僑務委員會改隸行政院迄今。僑務委員會成立後,在國家陷入困難時仍聯絡海外華僑出錢出人,共赴國難。僑委會居於祖國政府與海外華僑之間聯接,歷史功績絕不可沒,因此,海外僑社視僑委會如同母親,這是華僑對僑委會的感情,僑委會的名稱變異如同改變了父母的名分,是感情的痛,這是僑社反對僑委會整併的根本原因。

其實,歷經83年國際國內歷史演變,僑社質與體已根本改變,僑委會任務亦應隨之更易。先前以護僑為主,今日僑務應以僑教和連絡為核心,必須謹守國際法規,若將僑委會業務整併到外交部,雖然業務和經費照常執行,但有兩問題必須注意:

一、僑務是文化性的政務,不宜以政治外交手段處理,外交部是百分之百的政治事務機關,由外交部統攬僑務是否合適?每年僑社慶祝國慶,慶祝活動皆由僑委會連絡僑社辦理,可視為是文化活動,若由外交部連絡僑社辦理,就有政治意涵,有違反國際法規範之嫌。

二、海外華人現多達4800萬人,其中95%已入籍僑居國,僑社都以當地公民身分註冊社團,祖國與僑社僅能以文化性連絡,不宜滲雜任何政治事務,外交部連絡僑社顯然不宜。

海外僑社自始就有統一團結問題,而今海峽兩岸和平統一已現端倪,應把海外僑社優先解決由海外僑社先統一,作為兩岸統一前在海外的合作試點,兩岸統一涉及一個中國問題,海外僑社卻沒此問題。筆者建議,兩岸政治退出僑社,讓海外僑社單純化,海外僑務由兩岸政府比照海協及海基兩會模式,授權民間社團合作執行。僑委會可改為民間社團,繼續服務僑社,此議應列入未來兩岸海協及海基兩會協商議題,尋求兩岸共識,促使海外華人團結。